英国《自然》杂志26日发表了一项机器人最新成果:使机器人移动的重要部件——致动器研究出现突破,科学家由此创造了“专为行走而生”、数量超过100万个的微型四脚机器人大军。这一成果得益于这类与现有硅电子器件兼容的新型致动器的发展,这也是迄今已知首批尺寸小于0.1毫米的机器人。
将电子器件微型化,以致最终生产细胞大小的机器人,一直是工程师们追求的目标。微型机器人属于典型的微机电系统,其发展依赖于微加工、微传感、微驱动和微结构等方面。而致动器的定义,是指通过电、光信号,直接或间接控制机械结构,使之发生变形或移动等。一直以来,由于缺乏合适的微米级致动器系统,微型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。
鉴于此,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马克·密斯金及其同事,此次研发了一类新型电化学致动器,克服了这一瓶颈。这些致动器构成了机器人的腿,使得机器人尺寸小于0.1毫米(约为人的头发宽度),当受到激光刺激时,就会弯曲,产生行走动作。
实验中,研究团队在一块4英寸的硅片上,制造了超过100万个行走机器人。这些机器人由板载硅太阳能电池驱动。
研究团队认为,这些是已知的第一个尺寸小于0.1毫米的机器人,其中板载电子装置用于控制驱动。它们很坚固,能在高酸性环境和超过200开尔文的温度变化中生存下来,并且可以通过皮下针头注射,为探索生物环境内的应用带来了可能。
在该研究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迈克尔·斯塔诺表示,虽然这些机器人目前功能尚有限,譬如说它们比其他游泳型机器人稍慢,也不能感知环境及缺乏综合控制,但最有价值的是它们与现有硅技术的兼容,正是这一兼容性,让其在不久的未来很快就能够开发更多实用性功能。
编辑:胡慧娟
上一篇:
下一篇:
江苏卫视、优酷视频联合推出《闺蜜好美》,不要对我尖叫饮品特别赞助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、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,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, “穿上”磁性涂层外...
在许多科幻小说中,相较于架构完整的世界、精密运作的科学原理,人性似乎总是以“故障”的方式出现,而恰是这种“故障”,会...
她的名字叫做Lil Miquela丽尔?米科拉她目前的社交媒体粉丝数达到了惊人的250万,每发一个帖子都可能收入6万多元人民币,专家...
编者按:日前,国务院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,对进一步加强科学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提出明确要求。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口罩的需求...
以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舒亚·邦加德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团队,日前在《美国科学院院报》在线发表一篇最新研究结果,...
可用于医院、车站、广场、商场、学校、社区等人员密集、流动性强的场所,代替人工进行防疫消毒工作,有效降低人员交叉感染风...
7月16日,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,宣布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,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,且需...
从杂交水稻的扬帆出海、援非医生的无私奉献,到人工智能的技术攻坚、国潮设计的惊艳世界,越来越多值得分享的“中国方案”,...
独居,长着“大牙”,头上还有“角”,并且学会设陷阱捕食……人们很难想象,弱小的蚂蚁在一亿年前竟如此“强悍”,堪称蚂蚁...
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和泰拉松儿童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,养狗家庭的孩子相比未养狗家庭的孩子,在情绪和社交互动上遇到困难...